Phyllium giganteum原產於馬來西亞,於西馬來西亞的金馬崙高原、Tapah Hills,以及東馬來西亞的沙勞越皆有採集紀錄,分布於濕涼的山地高原地區,是葉䗛(長的像葉子的竹節蟲)中最大的物種之一,雌性成蟲體長可達11cm,腹部的葉狀結構寬闊,翅膀上的翅脈精緻,有如真正的葉子一般。該物種主要行孤雌生殖,雄性個體紀錄十分稀少,首次發現紀錄為 Paul Brock在1994年於Tapah Hills以及新發現的沙勞越產區所採集到雄性個體,而驗證Phyllium giganteum雄性個體是否有生殖能力的則是Bruno Kneubuehler所進行的一系列累代試驗,Bruno Kneubuehler於2014年從一批由Sharon Cheong採集自Tapah Hills雌性成蟲所產下的卵孵出雄蟲,並成功讓雄蟲與雌蟲交配,經過三代累代皆有孵出雄蟲,並且雄蟲的親代皆為有與雄性交配的雌性,在三代雌蟲皆與雄性交配的情況下,子代中雄性的比例逐漸提高至超過10%,初步實驗顯示Phyllium giganteum雄性具有有性生殖的能力,但也發現雄蟲具有一個很大的問題,就是性生活太不活躍了,雄蟲往往一生中只交配一次或兩次,感覺就像雄性在該物種生殖上與演化已經可有可無一樣,雖然實際上好像也是可有可無,不過幸好Phyllium giganteum雄性成蟲並不像預言中的極端短命,根據Bruno Kneubuehler敘述雄性個體成蟲階段有2~3個月的壽命,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讓他們嘗試交配,繼續有性生殖的累代試驗。
Phyllium giganteum 'Tapah' Hausleithner, 1984 (Tapah Hills, Peninsular Malaysia) adult couple by Bruno Kneubuehler |
人工飼養下食草主要為覆盆子、橡樹、芭樂、芒果的葉子,Phyllium giganteum平時吊掛於葉子下方或飼養箱頂,除了風吹的時候會模擬葉子被風吹的樣子搖動,以及啃食葉子的時候會微微晃動,其他時間基本上靜止不動,移動及進食主要在夜間進行,白天則是利用有風的時候移動及進食,混在眾多被風吹動的葉子中以免遭天敵發現。由於長相無害,吃的食物又簡單,體型夠大容易觀察,平時不吵、不鬧甚至不動,因此讓Phyllium giganteum成為受歡迎的療癒系寵物。
照片中的Phyllium giganteum是筆者前前後後挑戰三次才飼養成功的,第一次是在七年前偶然購得一批野生個體產下的卵,那批卵孵化率不差,但是對筆者餵食的芭樂葉和覆盆子葉的接受度不高,又對環境變動的容忍度不高,因此沒多久就全軍覆沒了。第二次換跟台灣玩家買已經開始吃東西的1~2齡若蟲,這次飼養十分順利,用芭樂葉就可以養得很好,而且4齡以後對溫度的適應性也不錯,只可惜有一次不小心餵到被區公所登革熱防治用藥噴到的芭樂葉,結果再次全軍覆沒。去年由於家人吵著要養,所以又跟台灣玩家買了一批卵回來孵,並且餵食自家種植確認沒有農藥的芭樂葉,經過將近一年的飼養終於成功飼養至成蟲,順利完成累代。
根據這三次的飼養經驗,筆者發覺目前台灣廣泛流通的Phyllium giganteum屬於比較容易飼養的品系,對台灣較容易取得的芭樂葉接受度高,耐熱性又比較好,比早年引進的野生個體子代還要好養。飼養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剛孵化以及1~4齡的階段,4齡以前的若蟲需要在高濕冷涼的環境存活率較高,尤其對剛孵化尚未穩定進食的若蟲更是重要,飼養剛孵化若蟲的環境建議將溫度控制在22~28℃,挑選葉片較薄的芭樂葉餵食,不可挑選嫩芽餵食,嫩芽通常覆有絨毛且厚度較厚,不利剛孵化若蟲啃食,穩定進食之後隨著時間若蟲體色會由紅銅色轉為綠色,並隨著齡期增長提高耐熱性,若蟲到了4齡以後即使在30℃的環境下飼養,死亡率也不會太高,因此只要成功拉拔到4齡,之後就會好養很多,只要注意不要餵到有噴農藥的芭樂葉即可,所以最好芭樂葉自己種,陽台陽光夠多的話種一株可以採葉子,偶而還能生一兩顆芭樂來加菜,但芭樂盆栽買回來種大約2~4週確認沒有農藥之後再開始餵食,因為果樹種苗場藥是噴很重的。不過如果想要飼養出完整的個體,當若蟲後期及成蟲食量開始增大的時候,最好降低飼養密度,要不然在食量大的情況下常常會發生把鄰近其他個體錯當葉子啃食,而被啃食的個體也不會立即反應,所以在若蟲後期及成蟲階段高密度飼養下,大部分個體都會東缺一塊西少一塊,有趣的是這些傷口結痂之後還會呈褐色,有如植物葉子被草食性昆蟲啃食之後,食痕邊緣略為乾枯的樣貌,更增加擬態的效果,雖然有點獵奇但是不是很有趣啊?
2018/10/23 Phyllium giganteum female adult |
2018/10/23 Phyllium giganteum female adult |